潘諾夫斯基的《圖像誌與圖像學》:文藝復興時期的研究導引

--

文:黃銘樂 Danson Wong

圖像誌乃是藝術史的一個支幹,主要並不針對形式,而在於探討藝術作品的主題或含意。 — 歐文·潘諾夫斯基

一個男人舉起帽子。 用圖像學術語來說,我們基本上看到的是一個男人摘下帽子的動作。 然而,從圖像學的角度分析它,手勢是有意義的。

假設我們有兩個熟悉西方文化的人(一個看到動作和一個作出動作)參與其中,他們就會知道這是一種友好和尊重的姿態。 然而,達到這種理解水平取決於對涉及相同姿態的社會價值觀的先驗知識。 — 歐文·潘諾夫斯基

1. 詮釋作品的三種層次

  • 最初或自然的主題:對應於作品在事實或表達圖式的直接感知。
  • 第二或傳統的主題:需要一定的意象、故事和寓言知識,作為對信息及其含義的視覺解釋。
  • 內在意義或內容:觀察者不僅接收和解釋表像中包含的信息,而且還試圖從歷史的角度對其進行解釋,尋找可能性的擴大意義和價值,以及社會和文化相互關係,用潘諾夫斯基的話來說,它正在研究表象的價值和世界系統。

我們的澳大利亞叢林人將無法識別《最後的晚餐》的主題; 對他來說,這只會傳達一個興奮的晚宴的想法。 —歐文·潘諾夫斯基

對於《最後的晚餐》的主題,如運用以上歐文指出的三種詮釋圖像的層次,我們可以得出以下解讀:

  • 初級:我們確定的是晚餐時間,在餐桌上有13 個人。在第一層,我們不使用知識或深入的文化領域來理解信息。
  • 第二階段:任何受過西方文化和或基督教教育的人,都可以將這個場景識別為耶穌與他的使徒們一起吃的最後的晚餐,因為有文本的立場背景。
  • 最終階段:不僅將這種藝術作品視為獨立的行為,而且將其視為有關創作歷史、社會和文化條件的產物 — 這是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,其文明與宗教態度相互關係下的文化產物。

1.1 圖像誌 Iconography和圖像學Iconology的差異

「Graphy」源自希臘動詞「graphein」,意思是「寫」; 它意味著純粹的描述性。 「logy」源自「logos」,意思是「思想」或「理性」 — — 表示某種解釋性的東西。 例如「民族誌」和「民族學」在牛津詞典解釋為「人類描述」和「人類科學與比較研究」。圖像學是一個對像從「屬於」到「關於」的解釋過程。 正確識別圖式符號是正確圖像學分析的前提,而正確分析意象、故事和寓言也是正確圖像學的前提。

1.2 詮釋行為的三個步驟及其分析準確性

2. 文藝復興藝術的圖像學:思考古典的「再生」

有一派藝術家認為古典藝術在基督教文明發展後,就被摒棄,直到文藝復興風格才被建為基礎,而摒棄的原因是蠻族入侵和基督教僧侶和學者敵對態度所致,因此文藝復興被認為是古典的「再生」。然而,潘諾夫斯基考察中世紀對古典文學的知識和詩意的線索,指出中世紀時期並沒有完全打破傳統,甚至幾個世紀以來,經典的文學、哲學、科學和藝術概念一直存在。

2.1 中世紀古典主題與古典圖式的分歧

文藝復興不是古典風格的建立者,這說法問題在於中世紀並未與傳統徹底的絕裂。古典的理念,包括文學的、哲學的、科學的和藝術種種,都歷時不絕,尤其在查理曼大帝及其後繼者大力提倡之下,古典曾在中世紀得以保存。中世紀的人絕對知道古典藝術的視覺價值,而且,他們對古典文學和詩文深感興趣,只是古典的圖式不是用在古典的主題表現上,他們會借用古典圖式轉為不同政教的主題。藝術家會用阿特拉斯(Atlas)當做耶穌使徒的形象,此是中世紀藝術家就已知的圖式例子做取捨,不管他是直表抄襲古典文物,抑或是模仿一個取自古典原型,如此經歷一連串變形的新作品。背後世界觀:中世紀異教衝突中,不同教派中彼此認為異教的神和次神不過是道德特質的擬人化,他們乃是平常人類被神化的結果。異教的世界本身也遠離了最早的神聖性,因而將古典神話的角色作民俗寓言化,即以揶用熟悉圖式達到對大眾道德化的目的。

Facade of St. Mark’s in Venice “Hercules Carrying the Erymanthean Boar” 3rd Century 與 Allegory of Salvation 13th Century — 被踩的龍代替了受驚嚇的國王,原本的神話故事一變,成了救贖的寓言。十二、十三世紀可以發現大批類似古典圖式被當時國王或異教揶用的情況。可見,這種古典圖式加上非古典的含意,是表現傳統與文獻傳統所致。即是說,藝術家把原先只存在於文學作品中的抽述形象化,而借用了大量古典圖式的表現方法。

2.2 中世紀古典文獻的保存與再利用

中世紀多有訛誤的古典傳統流傳,如此的雜亂資訊,受教的大眾為了求知,必須尋看百科全書、方言詩、方言小說,以及研究神話論文和古典詩文的註解來了解古典神並流傳下來。就百科全書,早期作家比德(Bede )和塞維利亞的伊西多爾(Isidore of Seville),便開始著手編製。而中世紀盛世神話的總結,就從《神話集之一》到一位偉大的英國學者涅克漢姆所編制的《神話集之三》,同時許多政教形象問題,也都參加了涅克漢姆的著述。

然而,古代神話就進一步世俗化,不僅被用在一般道德的方式闡釋,通通卻與基督教信仰在連一齊,例如Pyramus and Thisbe,皮拉摩斯被當作做耶穌基督,提斯柏則是人類的靈魂,而農神社恩則被拿來比喻教士的好壞行為。這樣的文學作品有法國的《奧維德的風俗記》,尤其值得一提的是《道德化了的奧維德》,由一名法國神學家所寫,書頭就直接利用《神話集之三》中神的描述作依據談異教中的神,並加入專門的基督教道德觀念,利用神話故事式精簡而刪去箴言的序,當時以「阿爾布里庫斯,眾神形象小冊」為標題。

2.3 中世紀地域上處理古典的態度

因中世紀的戰亂與知識份子批鬥,要知道當時大部分的知識份子都是逃離地中海傳統羅馬地區一帶,反而是在英國、愛爾蘭、法國北部。一本重要的史詩「特洛伊城組詩」就是出自在法國半島。事實上,當時有一人文運動在西北歐一帶發生,被稱為12世紀的文藝復興,然而他們對古典主義的保存,卻只停留在文獻與主題上,沒有有關古典圖式。對比起義大利中心的地區,卻是相反的,喜用古典的圖式,但忽略古典主題。

2.4 中世紀古典意象表現方法的轉換

因古典圖式被大量的世俗化揶用,藝術家在處理古典主題的表現上,倒過來,需要用一種與古典傳統圖式不同的方法。我們看到阿波羅正駕著一輛農事馬車,手上握著一個類似花束,其上且有智慧女神的半身像。薩杜恩看起來像是一位具羅馬風格的邊緣人物,而不像是奧林匹克山上的眾神之父。而朱庇特身旁的烏鴉加了一環小小的光圈,看起來就像是使徒的鴿子。如此就解釋到中世紀裡這個世界觀的改變,政教的心理轉變帶動圖式風格上的改變,最古典圖式的面貌會保留在異教神祇的身份上,為此一來就代表它是最好的異教象徵形象,古典主義被變成道德教化行為,本來的古典主題的表現慢慢被淡化掉。在異教眼中,古典的形象用於神祇之上,同時異教衝突打擊偶像崇拜行為,因此古典主題及神話人物若以古典圖式出現,會被看作成一種異教偶像崇拜行為,以避免保存古典圖式和古典主題的一體關係

2.5 中世紀古典意象的淡化過程

古典意象淡化的過程,不是一下子消失的,這個世俗化過程最遲到了十三十四世紀才完全被拋棄。我們可以從8世紀到10世紀的卡洛林王朝,當時歐洲 普遍處於文盲或半文盲狀態,除了教士以外,幾乎沒有人會讀書,而低級教士的水準也是很低的,同樣缺乏教育。為了改變這種狀況,查理曼廣納歐洲的優秀學者來到帝國,恢復和興辦學校與圖書館,被稱為是「歐洲的第一次覺醒」。在它們的文獻中,仍然存在忠實地抄襲古典意象,只是手法笨拙。仍然可以看到神話人物,其笨拙的手法可歸咎於往後世代抄襲世俗化古典圖式的過程,加上,神話故事被大量當成的天文學家,用作觀星之形象化,使古典主題漸漸脫離古典圖式的表現,證實了古典的淡化過程。藝術準則只有在配合聖經或是神學的題目時,方才有意義。相反地,若在世俗的範疇,這些準則得加以轉換。

以上可看到,潘諾夫斯基以文學、哲學、社會、政治、宗教和圖像樣式作考察,指出古典主義沒有從中世紀消失,單純以古典主義的再生不能精準刻畫文藝復興的態度。在中世紀,古典主義從文獻歷史與表現歷史可看到大量政教的介入,造成古典圖式的世俗化使用,古典主題被除的同時,以不同表現手法被創造。因此,文藝復興不是再生,而是重新整合古典主題和古典圖式。時代改變了品味和創作的趨向,時代也一直在推動,文藝復興不可能只是單純地恢復希臘羅馬的藝術,人們與宗教思想在中世紀的改變後,文藝復興中整合古典的風格,建基於古典,但亦受中世紀的宗教與世俗風情所致。

--

--

黃銘樂 Danson Wong

生於香港,現居台北,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研究生。 研究關注於亞洲視覺文化研究、戰後觀念主義與前衛藝術的當代轉向。來台前曾工作於香港藝術中心影像媒體節目以及香港 M+博物館展覽部門。